全面的循环经济方法是唯一能应对全球纺织废弃物问题的解决方案。生产者责任延伸(EPR)政策是建立纺织品循环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基金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拓展纺织品EPR政策的边界》探讨了如何在国家EPR系统中采用通用方法充分发挥其一致性和有效性,以及EPR在下游废物管理之外能够带来的诸多益处。

为什么我们需要EPR政策?

要想在大规模地建立单独的纺织品收集系统,需要有专门、持续和足够的资金来覆盖管理所有废弃纺织品的净成本,而不仅仅只关注那些具有高再利用价值的部分。作为一种关键的政策机制,EPR能够为此提供资金支持。

当产品被市民丢弃时,EPR 政策规定生产商有责任对其产品进行收集、分类和再循环。如果设计得当,EPR政策可以显著改善单独收集、分类、再利用、修理和回收废弃纺织品的成本-收益动态。EPR让全球材料流动更加透明性且可追溯,有助于吸引资本投资,建设大规模的再利用和回收的基础设施。

1.png

我们当前的系统存在什么问题?

纺织品废弃物是由我们目前的线性经济系统导致的直接后果。在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纺织品(超过80%)在被丢弃时从系统中泄漏出去:它们被焚烧、填埋,或者最终流入自然环境。由于专门用于纺织品收集的系统发展不足,目前还尚未能覆盖到所有投放到市场中的纺织品。

在我们当前的纺织系统中,大多数的商业模式是线性的:它们来自于大量新的、原材料制造而成的产品,而这些产品通常的使用寿命很短,很快就被丢弃。目前我们的产品大多都不是为使用持久而设计的,并且往往难以回收。

单独收集是防止纺织品成为废弃物或是泄入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唯一路径。但目前单独收集和分类的经济效益并不具备可比性。收集和管理废弃纺织品是有成本的(其费用超过具有较高重复使用价值的纺织品),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分类业务的企业都面临着盈利的压力。这是实现纺织品循环经济的关键障碍。

2.png

如何使EPR实现循环经济目标?

EPR政策是一个起点,需要不断发展来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目前的EPR政策还集中在如回收这样的下游环节,尚未充分发挥EPR政策的潜力。EPR可以推动上游行动,鼓励循环设计,延长纺织品的使用寿命,并解决微纤维泄露污染等环境问题。

要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纺织品循环经济,国家EPR系统需要围绕相同的关键目标协同一致,同时设定与国家或地区背景相匹配的目标。此外,还应进一步探索将EPR政策拓展至全球的路径方法,以实现纺织废弃物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为了加速发展EPR政策,企业可以如何行动?

仅靠政策无法解决纺织废弃物问题。包括制定自愿的EPR策略在内的企业自愿行动是加速EPR政策发展的关键。要想挑战线性经济模式的核心,抓住规模化发展重复使用和回收纺织产品和材料的机遇,就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复合型行业行动。企业应该:

  1. 运用循环经济原则设计产品

  2. 通过合作、跨品牌的系统加速发展循环商业模式

  3. 投资共享基础设施,让材料在最大限度使用后能够被再循环

阅读报告中文摘要

阅读报告完整版(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