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夏天,极端天气事件席卷北半球多个城市。7月6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打破了2016年8月创下的纪录,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高温、暴雨、洪水、山火......这些充满灾难感的词语频频冲上热搜,引发了公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广泛讨论与担忧。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近期全球多地遭遇的热浪、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是气候变化造成的严酷现实,也是对未来的预警。

当前,全球气候行动侧重于深度减排,这固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快速减排可以降低但无法消除气候风险,潜在的气候风险会不断累积,甚至在全球实现碳中和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

因此,在大力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人类也必须高度重视气候适应的重要性。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显著增加了气候适应的元素和分量。

减缓和适应是实现碳中和的两大抓手,适应是减缓成果得以稳固的基础。解锁适应潜力,发挥适应和减缓的协同效应,循环经济能做什么?

图片1.jpg“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经典科幻小说《星际战争》中,作者威尔斯(H.G.Wells)的一个广为人知的引述,仿佛一语道破了大自然无情的规律。尽管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无奈和绝望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质疑或反感,但日益加剧的气候危机似乎正在让威尔斯的这句名言得到印证。

通常来讲,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两大策略:减缓和适应,两者既有交叠却也截然有别。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我们可以在政策应对、资金支持和企业行动中看到一种分野,其源自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应当集中精力通过减少碳排放来解决(减缓)气候危机,还是做好准备(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 减缓措施: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目标范围内。主要减排目标包括到2030年将排放量减半,并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 适应性和韧性建设措施:旨在提高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应对全球变暖影响的韧性,使之在温升突破1.5度临界点后仍能正常运转。

对减缓和适应两大策略不同的关注与支持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学者以及实践者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优先级的不同认知。毋庸置疑的是,气候变化最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减缓与适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最核心的两大策略,二者绝非二元对立,而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适应在全球气候议程中的重要性近年来也在日渐凸显。

©网站截图

为应对日益恶化的气候危机,中国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部门在2022年6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下称“《战略》”)。《战略》提出遵循生态系统方法,涵盖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和社会和经济系统(包括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敏感二三产业)两大体系。

循环经济可作为强有力的减缓策略

在能源转型无法有效贡献减排的领域(约占45%的排放量),循环经济勾勒出减缓气候变化的另一半蓝图。这些领域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砍伐产生的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需求和化学反应导致的排放,以及废弃物的填埋和焚烧,这些均反映了当前线性经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弊病。

遵循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我们可以:

  • 消除废弃物和污染,减少并避免整个价值链的排放;

  • 循环使用产品和材料,确保能量在经济系统内得以保留;

  • 促进自然系统再生,提高土壤固碳水平。

一些科学家警告称,如果不对既定减排路径作出重大调整,就可能无法实现1.5度的温控目标。与此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根据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中包含的减排措施和力度,预计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会上升2.6度。

因此,减缓策略和措施对于保障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亟需提振减排的雄心和行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气候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巴黎协定》签署前的累积排放所带来的气候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在上届气候大会(COP)上所警示的,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损害事件及其代价正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在努力减缓气候变化的同时,也必须加大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

在全球范围内,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势头日益强劲。以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公约》为例,该公约要求各国在致力于实现全球适应目标的同时,迅速提升减排承诺,并统筹推进两大气候策略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减缓和适应不应再被单一地看待,而是应当相互协调,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

  • 哪类措施既能有效减排,还能提升气候韧性?

  •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系统性解决方案,可助力解决一些紧迫性高且相互关联的全球环境危机。哪些循环经济活动同时具有减缓和适应的协同效益?

循环经济活动能否带来气候适应效益?

根据IPCC的报告,全球有超过35亿人极易受到多重因素的气候变化影响--尤其是在大城市、沿海以及全球南部的跨洲地区。除了对人类的直接影响外,气候变化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粮食安全、水资源供给、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破坏性影响也会威胁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的有序运转,同时给商业和公共服务的运营带来隐忧。

©Unsplash

中国位于全球气候敏感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据有关统计,中国平均每年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左右。

迄今为止,循环经济与气候适应之间的关联尚未得到充分诠释。关于气候适应和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对支撑经济运作的复杂系统做出整体分析,为我们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这些研究共同指向一个方向,即循环经济模式具备在气候适应方面产生积极效益的潜力。

在某些特定领域,循环经济与提升气候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性更为突显。例如,食物系统和传统农业是一个高排放且高度依赖自然系统稳定性的产业,它既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推手又是气候损害中的脆弱的一方。转向再生农业是食物系统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关键点。通过再生农业实践,我们不仅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的产生,还能帮助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增强整个系统的韧性。

在再生农业系统中,稳固的土壤结构有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让农民能够应对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增强土壤恢复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同时,稳定的土壤结构还能帮助农田抵御暴雨和洪水的冲击。将水分和营养物质锁定在土壤中也有助于农作物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极端高温和长期干旱等气候事件对农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

想要界定单一的气候适应措施及其带来的韧性效益并非易事。然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致的:建立一个既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又能抵御气候灾害的系统。

在其他领域同样可以发现循环经济实践所带来的减缓和适应的协同效益。例如,将减缓气候变化的循环经济战略与IPCC《2022年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中列出的变革性适应措施相比对,会发现它们具有高度相似性。特别是在城市和建筑领域,循环经济相关的实践行动已被证实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以建筑领域为例,发展循环经济可减少排放,如淘汰使用高碳排的建筑材料,采用具有固碳特性的替代骨料等。除了减排效益外,在建筑领域中实施循环经济措施还能提升气候适应性。循环经济提倡尽可能延长建筑物(以及建造材料)的使用寿命,那么建筑的功能适应性与耐久性便会成为首要考量因素。循环经济设计的应用也有助于发展气候智慧型建筑,如模块化的防洪设施、应对极端天气的改装保护设施,或提供纳凉或取暖的空间改造。

©Unsplash

同时,其他仿生学设计方法也可以促进减缓和适应的协同效益:建筑外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来改善室外空气质量恶化的风险,并为室内提供降温以抵御热浪冲击。类似鳃型的窗口可以缓解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室内空气质量恶化问题。建筑领域的适应举措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各国的气候行动计划中。

打破藩篱:循环经济如何增强个人、组织和社会系统的气候适应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以减缓为导向的循环经济措施带来的可量化的适应效益,不妨先从定性的角度评估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循环经济在带来可观的减缓效益的同时,还能带来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隐性适应效益。毕竟,适应不仅仅体现在加强防洪堤坝和建筑物等物理措施,提高社区和系统的气候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抵御能力同样重要。

在当前的线性食物系统中,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洪水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揭露了供应链结构性不稳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会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食物原料的供应。与此同时,气候灾害威胁基本营养的获取,使食物系统成为气候适应的重点领域。在这种背景下,针对食物系统的适应性措施应当涵盖提升小农的生计、优化农作物布局等多方面举措。

在选择和采购原料时,食品企业可遵循循环经济原则。除了优先选择以自然再生方式生产的原料,企业还可以采购环境足迹较低的原料,并建立多元化的采购策略,同时回收可食用的副产品用于再加工。此外,推广多样化的种植结构有助于农民在极端天气事件后的灾后恢复,同时带来可观的商业效益。

循环型食物生产方式降低了对线性食物系统中少数几种作物的依赖,不仅能够减轻大规模歉收风险,预防饥荒的发生,还能保障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他循环经济措施也可以在面对区域和全球性冲击时增强社会系统的韧性。例如,本地生产、本地消费有助于建立稳固的生产者网络和可靠的供应链,提高食物自给能力,增强区域粮食主权,构建稳定的的本地食物产销渠道。

以减缓为导向的循环经济措施所带来的气候适应效益在其他行业也同样有所体现,比如时尚行业。与食物生产一样,采取自然再生的循环经济措施可以帮助棉花和其他天然纤维的种植者为高温、潮湿和极端的作物生长环境做好准备。

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循环时尚通过将经济效益和资源消耗脱钩,从而降低了对气候的总体影响。与线性经济模式相比,基于非季节性服装的循环经济商业模式可减少高达47%(采用转售模式)、41%(采用租赁模式)和31%(采用维修模式)的二氧化碳排放。

在适应性方面,减少材料使用量有助于减轻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增强企业在日益受气候影响的经营环境中的风险抵御能力。此外,再生原料市场的发展使材料循环利用变得切实可行,减少了废旧纺织品的填埋、焚烧和环境泄漏,这些做法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韧性。

从交通运输到消费品领域,整个经济系统都存在类似的以减缓为目的、兼具适应效益的手段。以时尚行业为例,转售、租赁、维修和再制造等循环经济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服装使用率,减少碳排放,还能促进社区资源共享,增强气候适应能力。不论是针对服装还是洗碗机等产品,推广以用户为核心的“产品即服务”模式让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这有助于增加社会资本,提高社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

减缓、适应和循环经济:系统推进气候行动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凸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战略:减缓和适应,是一场系统性变革。

复杂的系统性变革意味着减缓策略可能对适应行动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发掘这些关联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循环经济气候行动如何在减缓的同时带来适应效益,反之亦然。认识到整个系统的复杂性至关重要。若果没有将这些协同效益和潜在冲突纳入考量,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影响气候适应和韧性建设。认识到系统的复杂性至关重要。

许多地区和企业正在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但一些碎片化的适应性举措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举例来说,修筑混凝土海防堤坝和安装空调设备(作为适气候应性措施),会消耗大量材料和能源,加剧气候变化。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产生与气候目标相悖的结果。因此,必须坚持适应和减缓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实现减排,同时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韧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许会引发一种世界末日般的绝望情绪,但威尔斯的观点显然失之偏颇。面对未来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气候危机,我们所需的应对之道也绝非是简单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二元论。相反,它应该能帮助企业和社会走向 "减缓、适应和繁荣 "的发展道路。

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减排策略得到广泛认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它当作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初步研究表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能够增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升气候韧性。

我们呼吁加强对循环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重要路径的研究,以探讨如何最大化减缓和适应之间的协同效应。

* 原文作者为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高级编辑Emma Elobeid与气候项目负责人Miranda Schnitger,编辑时略有改动